发布时间:2025-07-02 点此:13次
6月24日,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江苏昆山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首个GW级钙钛矿叠层组件生产基地落地。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跨越,更揭示了中国光伏产业在AI赋能下的创新范式升级。
协鑫光电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总产能2GW,一期1GW产线已投产,预计年底量产效率达26%。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钙钛矿的颠覆性优势正在显现:
成本革命:理论成本仅为晶硅的1/3,制备流程简化(仅需镀膜、涂布、激光、封装四类设备),全自动化产线分钟;
效率跃升:实验室效率已突破30%,叠层电池效率达40%,弱光发电效率超晶硅28%,高温环境下发电量提升20%-30%;
应用场景重构:柔性组件适配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可穿戴设备等新场景,华能青海兆瓦级电站运行一年无功率衰减。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指出:“钙钛矿量产突破是光伏技术奇点来临的标志,将推动行业进入低价与低碳共振的新质生产力时代。”
投产仪式上,由协鑫光电、苏州大学与苏州实验室共建的全球首个AI高通量联合研发中心揭牌。该中心通过三大技术路径重塑材料研发:
智能分子设计引擎:集成生成式AI模型与迁移学习技术,针对钙钛矿界面修饰材料(如SAMs)进行分子结构优化,突破传统“大海捞针”式筛选;
高通量计算-实验闭环:结合量子化学模拟、分子动力学预测与机器人实验,将材料研发周期从数年压缩至数月;
全链条创新平台:覆盖“基础研究-中试开发-产业化落地”,例如现象光伏通过AI系统开发60余种新钙钛矿材料,研发效率提升数倍。
AI的介入不仅解决材料稳定性等产业瓶颈,更推动研发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型。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透露:“AI让我们能同时优化效率、成本和寿命,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
协鑫光电将项目基地定位为“全球研发总部+上市主体+集团总部”,目标打造千亿级钙钛矿产业生态圈:
场景验证:通过“GW级量产+场景化示范”双轮驱动,在BIPV、分布式电站等领域验证产品性能;
标准制定:推动组件尺寸标准化,例如协鑫光电2m×1m商用组件已通过3倍加严老化测试。
昆山市同步发布16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将协鑫光电项目列为政企协同创新典范。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钙钛矿是苏州1030产业体系的关键方向,将助力苏州成为全球技术策源地。”
资本涌入:迈为股份募资19.67亿加码设备,协鑫科技计划2025年底分拆协鑫光电赴港上市;
协鑫光电的突破印证了“AI+量产”双轮驱动的可行性。随着GW级产线成本下降,钙钛矿有望在2026年实现与晶硅的“效率-成本”交叉,开启万亿级市场。
综合来看,协鑫光电吉瓦级基地投产,不仅是单一企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光伏产业向“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跃迁的缩影。当AI重构材料研发逻辑,当生态圈重塑产业协作模式,钙钛矿技术正以不可逆之势,重塑全球能源转型的底层逻辑。
上一篇:gw标志GW-B5600-2
相关推荐